跳到主要內容區

〔活動成果〕114/05/19 明志科大「招生社群整合行銷」實作工作坊|招生自媒體點線面佈局&經營(初階):增粉+增加觸及數之教育訓練

發佈日期 : 2025-05-22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5-29

114/05/19 明志科大「招生社群整合行銷」實作工作坊|招生自媒體點線面佈局&經營(初階):增粉+增加觸及數之教育訓練

很榮幸邀請到風禾創藝有限公司-行銷企劃部-行銷總監 顏毓賢Ricky老師,為大家講解「明志科大「招生社群整合行銷」實作工作坊|招生自媒體點線面佈局&經營(初階):增粉+增加觸及數之教育訓練」課程內容。本次課程深入探討全方位社群整合行銷教戰,以具體案例說明自媒體經營的「點、線、面」佈局思維,並結合實際操作練習,使與會人員能即時應用所學。

課程一開始,顏毓賢老師以「21世紀行銷該如何做?」為破題,點出在社群媒體與資訊傳播極為快速的時代,如何贏取每一個顧客(學生、家長、企業)的「信賴與關注」是很重要的項目,也是招生行銷的核心。更應該學習如何有效的透過「自媒體」導流量,例如:如果主要資料是放在官網,則可以透過LINE、FACEBOOK、instagram、YOUTUBE、GOOGLE MAP等平台引導至官網,整合多平台引流與轉換,將流量集中起來,以達到最終CTA(Call to Action)行動呼籲的轉換目標效果,例如:報名、詢問、按讚分享並開啟小鈴鐺、加入LINE好友或留下聯繫資料等。顏老師進一步說明,自媒體經營的佈局應從「點、線、面」三層結構展開:

  1. 點:指單一社群貼文或素材內容,如一篇介紹校園設施的IG貼文、一張精美的學餐照。
  2. 線:串聯不同內容之間的邏輯與導流,例如從FB貼文引導至官網、或從IG限時動態導至YouTube影片、招生報名引導至招生資訊網...等。
  3. 面:建立整體品牌形象與策略,如持續經營粉絲專頁風格、統一Hashtag策略、穩定發文頻率(一天不建議發太多篇文章,會影響貼文的觸及數)等。

顏毓賢老師指出,我們可以透過粉絲專頁的粉絲數量,初步推估貼文及限時動態的觸及率,作為社群經營成效的參考依據。課程中也詳細說明了公域流量與私域流量的區別與應用情境:公域流量如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的觸及為主,曝光廣但掌握度低;而私域流量則如LINE好友、官方社群社團或Email名單,雖然範圍較小,但互動性與轉換率更高。

除了引流之外,顏毓賢老師也說明了「如何將流量變現」,從觸及數提升到行動轉換(CTA),最終達成招生成效的具體成長。此外,個人品牌的經營同樣重要。老師也以明志科技大學的品牌經營為例,強調可透過校友分享自身就讀經驗、介紹實習特色,以及說明是否能在實習後直接就業等實際內容,強化潛在學生及家長對學校的信任感與好感度。

課程中,老師也展示了多張網路上實務操作的招生海報,透過具體案例進行說明。強調不論是招生海報或社群貼文設計,都必須清楚呈現「重點資訊」,讓目標受眾能快速掌握活動核心內容與參與方式,進而提高報名率與參與度。在圖片與影音內容設計方面,老師推薦使用如chatgpt、canva、inshot…等輔助工具進行內容製作,不僅能提升貼文視覺吸引力,更有助於維持品牌一致性與專業感。特別提醒所有人員務必注意圖片版權來源,避免未經授權使用造成侵權問題。

顏毓賢老師於課程中舉例,請大家實際練習以「明志科大」招生小編的口吻,撰寫一篇「FB社群貼文」,對象是「潛在學生家長」,簡介中需有:「入學管道有哪些?提供企業參訪/實習/就業,交換生,專題競賽」。條列式,段落分明,要有EMOJI,文末要有六組「#關鍵字」,聯繫專線為:02-2908-9899,藉此培養資訊完整且吸睛的發文技巧。這樣的練習有助於讓各單位窗口及參與人員,能更具邏輯地撰寫社群貼文,也能透過關鍵字產出文章進行調整與確認,提升曝光效果。完成文案後,接著將內文以海報呈現,以CANVA作為輔助海報設計的工具,並特別強調還須注意圖片版權的運用也需自行調整以確保素材的使用與海報的呈現。進而累積好口碑,當未來潛在學生或家長在Google搜尋「明志科大」相關評價時,能看到更多具正面影響力的內容。

老師也補充,為擴大宣傳成效,也可以善用FB活動設計功能的方式來建立招生說明會或相關講座活動頁面之活動邀請。透過FB的社群功能與平台,能快速擴散能見度,朋友圈裡的好友都可以看到活動通知。此外,針對提升觸及數的技巧,老師也分享幾個實用小撇步:1.增加觸及數的方式還有以背景色彩貼文的方式發文,並在留言區建立想分享的連結;此方式會比直接分享連結在FB的觸及數高。2.另外在建立「限時動態」時,記住除了分享貼文之外,還可以設定連結、關鍵字、投票、提問等,皆能增加觸及數。這些策略與技巧,皆有助於學校在招生宣傳上取得更顯著的成效,讓社群行銷不再只是發文,更是有策略、有目標的品牌經營。

顏毓賢老師在課程中也特別提到,IG品牌風格的打造對於品牌經營至關重要。具體可從以下五個方向著手:

  1. 名稱:帳號名稱中應包含學校名稱或服務特色作為關鍵字,方便搜尋與識別。
  2. 簡介:簡潔扼要、控制在150字以內,並善用 #關鍵字 增加搜尋能見度。
  3. 網址:招生資訊或各單位建議設置「一頁式網頁」作為傳送門,整合報名簡章、介紹課程、聯絡資訊等重點連結。
  4. 精選動態:將重要的限時動態永久保存,分類為入學資訊、校園生活、活動花絮等主題。
  5. 善用「濾鏡」:統一使用風格一致的濾鏡與排版,讓整體版面更具質感與辨識度。

    除了品牌形象經營,老師也分享了幾項提升 Instagram觸及率的實用策略:

  1. 善用熱門標籤(Hashtag),如主題式分類標籤,可讓貼文進入更多人的探索頁。
  2. 善用表情符號(Emoji),使內容更活潑、親切,吸引讀者目光。
  3. 舉辦相片比賽,鼓勵學生投稿與標記學校帳號,提升互動與轉發次數。

    接著老師也列出幾個與明志科大高度相關的熱門貼文主題與對應的關鍵字,亦可參考IG熱門關鍵字,例如與學校有關的關鍵字可列出有「#美食」、「#咖啡」、「#健身」、「#寵物」…等,以供各單位參考與應用。

  1. 以「#美食」主題發文:可圍繞學生日常的用餐經驗來規劃內容,貼文主題與關鍵字如:
  • 學校餐廳美食介紹(例:明志科大美食)。
  • 校園附近的隱藏版小吃、新北或泰山地區美食。
  • 美食地標路線,如「明志路美食」等。
  1. 以「#咖啡」主題發文:以學生與教職員日常喝咖啡的習慣切入,貼文主題與關鍵字與內容可包含:
  • 校園內部的咖啡販售點或學生喜愛的咖啡角落(例:咖啡花房)。
  • 附近特色咖啡廳分享。
  • 超商咖啡推薦與口味心得。
  1. 以「#健身」主題發文:可搭配推廣健康校園、體育活動等主題,貼文主題與關鍵字與內容如:
  • 校內健身房介紹。
  • 操場、羽球場、體育館、籃球場等運動場域使用情況。
  • 學生活動照片、健康挑戰等互動形式。
  1. 以「#寵物」主題發文:適合活潑溫馨的風格,可營造學生對校園的情感連結,貼文主題與關鍵字與內容如:
  • 校園內常見的貓咪、狗狗記錄。
  • 學生與動物互動的可愛畫面。
  • 宣導友善寵物校園政策。

透過這些生活化的主題發文,讓社群內容更貼近學生日常,不僅能強化品牌形象,也能提升觸及率與關注度。此外,老師也強調,互相標記校內其他單位的社群帳號(Tag),不僅能創造合作互動,也能串聯內容、擴大曝光,達到校內社群資源共享、彼此加乘的效果。這些貼文主題搭配熱門關鍵字,就是幫助學校各單位提高貼文觸及率的好方法,能讓更多人看見我們的內容。

透過此次課程的實作與分享,不僅讓與會人員掌握社群平台經營的核心策略與操作技巧,更實際了解如何從「內容規劃」到「關鍵字運用」的整合行銷流程,學會如何有效提升觸及率、擴大品牌聲量。未來,明志科大各單位可持續善用自媒體與AI輔助工具,強化內容經營、優化貼文品質,打造具備一致風格與高互動力的校園社群環境,讓更多人透過每一則貼文、每一次分享,看見明志的亮點與價值。

總結來說,本次課程讓參與人員更了解招生自媒體點線面佈局&經營(初階):增粉+增加觸及數,並透過實務練習掌握「增粉+提升觸及數」的操作技巧,特別感謝顏毓賢老師的專業講授與實戰經驗分享,也感謝所有參與者的熱情投入與積極參與。本次「明志科大「招生社群整合行銷」實作工作坊|招生自媒體點線面佈局&經營(初階):增粉+增加觸及數」教育訓練圓滿成功!為後續各單位推動數位招生、自媒體整合行銷奠定了堅實基礎。以上活動為114年05月19日明志科大「招生社群整合行銷」實作工作坊|招生自媒體點線面佈局&經營(初階):增粉+增加觸及數的教育訓練。

承辦單位: 圖書館
瀏覽數: